民族馆> 风情篇> 藏族

 

青藏高原今昔巨变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9年进行了民主改革。几十年来,在党的英明领导下,废除了粗暴践踏人权的封建农奴制度,西藏百万翻身农奴从此站了起来。他们建立了属于自己的人民政权,建立了代表性广泛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维护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使经济快速增长,人民安居乐业。创造了旷世未有的人间奇迹,开辟了西藏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封闭走向开放的新时代。

  人们抚今追昔,回首往事,无不感叹西藏方方面面所发生的巨变!

  旧西藏的封建农奴制度,严重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西藏经济长期处于极其落后的状态。农业生产基本上使用“二牛抬杠”耕地,牦牛踩场脱粒,有的地方还保持着“刀耕火种”的原始耕作方法。农田里有了虫子,庄稼生了病,唯一的办法就是请喇嘛念经。西藏牧业生产靠天养畜,听天由命。据1952年统计,西藏耕地面积16万公顷,粮食总产量仅15﹒5万吨,平均亩产只有80公斤,人均占粮仅125公斤。牲畜总头数仅为974万头(只)。旧西藏手工业也十分落后,现代工业更是一片空白。交通闭塞,行路艰难,货物运输、邮件传递全靠人背畜驮。横贯西藏的雅鲁藏布江上,只有明朝时残留下来的几条铁索桥,没有一座能通车的桥梁。能源状况落后,至1950年解放前夕,仅有一座125千瓦的水电站。经济的落后和农奴主的残酷剥削,使人民群众处于极端贫穷和悲惨的生活境地。仅就首府拉萨来说,民主改革前城区只有两万多人,城周围住在破帐篷里的贫民和乞丐就达千户。无家可归者,冻死、饿死在街头的凄惨景象处处可见。

藏族民居

  和平解放以来,在党的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关心帮助下,西藏经济建设取得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特别是经过民主改革,西藏社会生产力获得空前解放和发展。2000年全区生产总值是1959年民主改革之初的50多倍。基础设施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农业生产已走向机械化。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绝大多数群众摆脱了贫困,一部分群众过上了小康生活。2000年,拉萨市人均拥有彩电和手机的数量居全国第一位,人均住房面积也名列前茅。如今,西藏已经拥有电力、采矿、水泥、制革、机修、毛纺、食品、建材、印刷等现代工业企业数百家,初步形成了具有西藏特色的现代化工业。一个以拉萨为中心,青藏、川藏、新藏、滇藏、中尼公路为骨架的公路网也已形成。其中,干线公路15条,支线公路315条。四通八达的公路连接着西藏所有的县和77%的乡。航空运输业发展迅速,青藏铁路也已开工建设。日益便捷的交通运输,有力促进了西藏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也蓬勃发展,西藏各族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普遍提高。广大信教群众的宗教信仰自由得到了切实的保护与尊重。

  应该特别指出的是,西藏和平解放50年来,党和国家始终十分关心西藏问题,重视西藏的工作。在人力、物力、财力、技术和政策等方面给予了大力的扶持和特殊照顾。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先后召开了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不断加大援藏工作的力度。1980年的第一次会议,确定了对西藏实行特殊政策,让农牧民休养生息、发展生产,尽快富裕起来的任务和目标。1984年的第二次会议,着重研究了西藏的经济建设问题,进一步放宽政策。并决定由北京、上海、天津、江苏等9个省市,集中帮助西藏建设迫切需要的43个工程项目。1994年的第三次会议提出了加快西藏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确定了西藏发展的任务和目标,做出了全国支援西藏的战略决策。中央有关部委和15个省市对口支援西藏。确定援建62个重点项目。2001年6月召开的第四次会议,对西藏实行优惠政策的领域更宽、支持力度更大。支援单位之多、援建项目之多、投入资金之多,都是空前的。50年来,中央政府给予西藏的各类投资、财政补贴高达500多亿元。1994年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除中央政府投资外,兄弟省市还投资22﹒4亿元,援建了576个建设项目。中央有关部委投资9﹒2亿元,援建了140个项目。这些援藏政策、资金和工程,闪耀着民族大团结的光辉,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成为西藏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十五”期间,国家还将直接投资312亿元,为西藏建设117个重点项目;给西藏财政补助379亿元;各省市对口支援10﹒62亿元。资金总额将超过700亿元。可以保障西藏自治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保持更快的发展速度。西藏的未来将更加美好,以藏族为主的西藏各族人民的生活将更加吉祥、幸福。

藏族更多图片欣赏......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