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馆> 风情篇> 藏族

 

歌舞、藏戏与唐卡画

昌都锅庄舞

  藏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凡是会说话的人都会唱歌,凡是有人群的地方都有舞蹈。藏族舞蹈和歌曲是孪生兄弟,歌与舞几乎不能分离,歌则必舞,舞中有歌。藏族的舞蹈种类繁多,这里只举几种常见的舞蹈:

丁青的热巴舞

  果谐(圆圈舞),是流行在西藏农村的一种拉手成圈,分班唱和,此起彼伏,顿地为节,载歌载舞的自娱性歌舞。常见于农区的村头、旷地、打麦场上。每逢佳节,人们从早跳到晚,兴尽方归。由于“果谐”的唱词通俗易懂,音韵和谐,可以即兴创作,因而藏族人民经常用这种歌舞形式,相互交流真情实感,倾吐向往美好幸福生活的心愿。

  堆谐(踢踏舞),是从拉孜到定日一带农村的一种歌舞形式。始于17世纪中叶。当时五的“雪顿节”上,后藏炯巴藏戏团在演出藏戏时,穿插表演六弦琴伴奏、踏步为节的舞蹈,形成欢快热情的后藏地区民间舞。这种舞蹈后来通过艺人和舞蹈世家加工,成为城市化的藏族踢踏舞。以拉萨、日喀则最为盛行。常见于旷地、街头、庭院、“林卡”之中。

藏戏演员

   卓谐(鼓舞),主要流行于山南、拉萨、日喀则等地。这种鼓舞一般由男性表演,舞者身着彩衣,头戴白布披风帽,腰着围裙,腿系一串小铃铛。将扁形皮鼓上的两个铁环,穿进绸带捆在左边大腿和腰上。双手舞动一对弓形羽毛锤翻飞敲击,鼓声隆隆,铃声作响,节奏欢快,气势磅礴。当表演到高潮时,要进行鼓技表演。开始时边打边唱,当舞蹈情绪起来之后,歌声停止,分组表演一些技巧性的动作,如“甩腰打点 ,“甩辫击鼓”,“跪步打点”等,使人们的情绪达到高潮,然后在狂热激奋的气氛中击鼓结束。

  藏戏,藏语称“阿吉拉姆”,或简称为“拉姆”,意为“仙女大姐”。是一种有剧本和唱腔,分角色,有伴奏乐队和专用脸谱、服饰,以歌舞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广场戏。相传15世纪初,由噶举派僧人汤东结布为化募修建雅鲁藏布江铁索桥而创。17世纪普遍流行。剧目多取材于民间故事。表演过程一般分为温克顿(出场仪式)、雄(正戏)和扎西(演出结束时的祝愿仪式)三部分。每出戏演出的时间可长可短,短者几小时,长多达2-3天。

嘛呢石(刻有经文的石块)

  藏戏流派主要有白傩派、蓝傩派、江嘎尔派、香巴派、觉木隆派等。其中以觉木隆派最著名,该派虽比其它派形成的晚,但由于它的唱腔、舞蹈、特技、喜剧表演等方面有较多的创新,因而后来居上。该派民间藏戏队遍布西藏、四川甘孜,还流传到印度、不丹等地。表演形式有舞蹈道白、颂词、固定唱腔等。藏戏剧目十分丰富,最著名的有《朗萨唯蚌》等八大藏戏。传统藏戏的伴奏仅一鼓一钹,表演时多戴面具:深红色代表国王,浅红色代表大臣,黄色代表活佛,蓝色代表猎人,绿色代表女性,白色代表普通男性,黑色代表反面人物,半白半黑代表两面派人物等。自十七世纪开始,每年7月全藏区12个著名剧团云集拉萨,为达赖、官员和僧俗表演,因而雪顿节也被称为“藏戏节”。

  唐卡,藏语译音,意为一种可以悬挂的卷轴布画。亦称“卷轴佛画”、“藏布画”,是藏传佛教特有的一种绘画艺术。以宗教人物和宗教历史事件、教义为主要描写对象,多挂于寺院和民舍中。制作时,先选亚麻布和粗毛布为底布,较为珍贵的则以丝绸为底布。然后用麻线穿缀底布边沿,将其绷撑在特制的木架上,再用一种动物胶和滑石粉调合而成的糊状物涂抹底布,抹匀后用蚌片将糊状物刮平磨光,待底布完全干燥后即可作画。画完后从木架上取下,用锦缎装裱,加轴即成。其画幅大小差距较大,小的只有数寸,大的则至几十米,如布达拉宫库存的巨型唐卡,全长达五十余米。唐卡的种类繁多,有刺绣唐卡、帖花唐卡、缂丝唐卡、绘画唐卡、织锦唐卡和堆绣唐卡等。最具艺术特色的是“堆绣”唐卡。制作工艺精选各色图纹锦锻组合构成,所有的线条均以马尾缠彩色丝线缝于画面,有的还在局部嵌以珠宝,工艺极其复杂考究。这种珠宝与堆秀有机构成的艺术佳作,实为传统唐卡艺术中难得的珍品。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