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博览 > 工业自动化 > 信息自动化
  

企业新形象

  企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基础之一,是企业技术进步的重要内容,是企业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企业信息化的作用,简言之就是对外了解市场、掌握市场、了解资源、掌握资源、了解技术、掌握技术的作用;对内则是了解企业内部运行情况、了解企业内部资源配置情况、了解企业管理和生产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及时地综合分析作出决策以及反馈实施。

现代化生产监控中心

  企业信息化的目的有3个:提高效率和效益、节省人力,节约材料,进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提高产品质量、产品精度,改进产品性能;加快产品开发和生产周期,提高市场占有率。企业信息化与自动化的内涵是相通的、融合的,企业信息化即生产过程自动化与管理信息化的一体化。首先,从企业信息化的内容看,它应是包含生产过程自动化在内。因为企业信息化内容有生产系统的信息化、营销系统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信息化等等。而其中生产系统的信息化首要的指生产过程控制,即对生产数据的采集、传输、处理、实施监测、控制。当然有连续生产和非连续(离散)生产的控制,也就是通常称为生产自动化的那部分工作。其次,从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要求看,任何一个企业的管理都分为操作层、管理层与决策层3个层次。信息技术服务于管理要求而应用于上述3个层次。最近几年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因特网、内联网、外联网等的出现,将管理信息系统推向了新的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下,它更需要作为底层基础的过程控制自动化技术的进展与之相配套。再次,从自控技术本身的发展看,自控技术越来越与新的微电子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密不可分。尤其是被称为“跨世纪的自控新技术———现场总线”更是如此。现场总线是综合运用微处理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的产物。它把微处理器置入传统的测量控制仪表,使它们各自具有了数字计算和数字通信能力,成为能独立承担某些控制、通信任务的网络节点。这样,以现场总线为纽带,把原来分散的测控设备和仪表,连接成可以相互沟通信息,共同完成自控任务的网络系统与控制系统。所以,从信息化的角度看,现场总线使自控系统与设备加入到信息网络的行列,成为企业信息网络的底层,使企业信息沟通的覆盖范围一直延伸到了生产现场。有评论说,现场总线的出现,标志着自动化新时代。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到如下认识:随着信息技术对各行各业日益广泛和深入的渗透,生产过程自动化与管理信息化两者的界限正趋于模糊,而“融合”则越来越多。这种趋势不但表现在硬件上,更表现在软件上。出现这种趋势是必然的,因为,就实质而言,生产过程的控制就是生产过程中信息的处理和加工,以及其结果的反馈实施,随着数字化的发展和计算机通信技术在生产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生产过程自动化的核心问题正在演变为生产过程的信息化问题。开放系统具备的特征是:标准化、可移植性、可伸缩性和可操作性。现场总线技术的兴起,改变了控制系统的结构,使其走向网络化的发展道路,因而产生了控制网。由于它位于网络结构的底层,所以称为底层网。

  控制网络与信息网络的集成,为企业信息化或企业综合自动化CIPA(Computer Integrated Plant Automation)创造有利条件,从宏观上看,在人类历史上,工业自动化已经及正在经历了几个阶段:以人力操作为特征的劳动密集型工业阶段;以单机设备自动化为主导的设备密集型工业阶段;以信息处理为核心的信息密集型工业阶段;以基于知识的自动化处理(知识管理)为核心的知识密集型工业阶段。随着因特网的迅速发展和用户的急剧参加,因特网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信息中心,人类最丰富的知识资源宝库。在企业信息化与自动化紧密结合的同时,相互渗透,相互补充,二者会有更大的发展。

[下一页]